
3D打印助力高难度关节翻修
近日,区人民医院骨一科利用3D打印技术成功为一位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严重骨缺损的病人实施了关节翻修手术,患者于术后14天拆线后出院,经随访,已能负重行走,治疗效果满意。
患者,王某某,男,70岁,6年前因股骨头坏死在区人民医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最近感髋部疼痛来院复查,拍片发现人工关节假体出现松动,髋臼假体已移位。入院后经CT等检查发现患者髋臼侧骨质有大量缺损,难以包容髋臼假体。董孟政主任医师组织全科进行会诊讨论,认为手术难度很大,请教省立医院骨科王先泉主任,决定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利用髋臼CT扫描的数据,用3D打印了机打印出一个与患者患病骨盆完全相同的骨盆模型,进一步确定骨缺损程度,再根据缺乏的部位、范围订制适合病人的异型髋臼假体。手术医师先在模型上模拟手术操作,经过反复计划模拟后 为病人实施了关节翻修术。手术顺利,术后病人很快恢复,随访时已能负重行走,对治疗效果满意。
3D打印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现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航天、医学等领域。3D打印技术操作简易、效率高、精度高,其在骨科临床中优势明显:可以有效整合骨科的术前诊断、手术规划、个性化植入物定制及术中指导等多个环节。近年来,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和患者精准化、个性化医疗需求的不断扩大,3D打印技术在骨科应用中得到了快速发展。
此例3D打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手术质量,让治疗更加精准,明显缩短了病人的康复时间,使骨科医生对高难度关节翻修术增强了信心,标志着区人民医院的关节翻修技术水平再进一步。
撰稿:张新 编辑:黎婷婷 审阅:曲海霞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