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医专栏丨2025年区优秀医师——记济阳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赵海滨
医者仁心践初心 精诚奉献护健康
在济阳这片热土上,有一位扎根基层26年的神经内科医生,他以精湛医术挽救无数危重患者,以创新精神推动学科发展,以仁爱之心赢得群众信赖。他,就是济阳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赵海滨。同时兼任山东省医师协会理事、济南市医学会健康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济南市医学会理事、济南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精神专业委员会委员。
从山东医科大学毕业至今,他始终坚守临床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红医精神”的时代内涵,先后荣获“山东省双十佳科主任”“泉城杰出青年医师”等30余项荣誉称号,成为当地群众口口相传的“健康守护者”。
济阳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赵海滨
一、勇担使命:在抗疫一线彰显红医精神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时,赵海滨主动请缨担任医院疫情防控神经内科专家组组长。面对未知病毒,他连续72小时不眠不休,牵头制定《神经内科新冠肺炎防控流程》,创新性提出“卒中急救与疫情防控双轨并行”方案,确保急性脑卒中患者在严格防疫下得到及时救治。期间,他带领团队完成17例疑似新冠患者的脑卒中急诊手术,其中一例危重患者需紧急溶栓,家属因密接被隔离。赵海滨穿上防护服在负压病房守护患者48小时,最终使患者转危为安。“当时只想着一件事:医生的战场永远在患者需要的地方。”这番朴素的话语,道出他作为医者的担当。
在2022年本土疫情应急处置中,他创新推行“云端卒中单元”,通过线上会诊指导乡镇卫生院处理脑血管病急症23例,组织录制《居家脑血管病护理指南》系列视频,惠及群众5万余人。因其突出贡献,2024年被济南市人社局记功表彰。
二、德艺双馨:用廉洁仁心铸就医患真情
“赵主任开的药方总是又便宜又管用”,这是患者对他最多的评价。担任科主任多年以来,他带头签署《廉洁行医承诺书》,建立科室“合理用药点评制度”,神经内科连年获得医院“医德医风示范科室”称号,科室的锦旗更是不胜枚数。
在年轻医生眼中,他是“行走的教科书”。每天到病房查房已成习惯,在严格自身要求的同时,对下级医师的工作不遗余力的进行指导,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全科形成了“比学习、比工作、比成绩”良好的氛围。对经济困难患者,他总是精打细算治疗方案。对无力承担康复费用的患者,赵海滨也想尽办法,多方协调,并亲自指导家属学习康复手法。这样的故事,对他不胜枚举。
三、锐意创新:以精湛医术守护生命中枢
作为学科带头人,赵海滨始终紧盯医学前沿。他主导建立的“卒中单元模式”开创县域多项先河:开展超早期溶栓使脑梗死救治时间窗从6小时延长至12小时;首创“三维立体定位穿刺术”使中量脑出血手术精度达毫米级;带领团队年完成神经介入手术300余例,将大面积脑梗死的死亡率从81%降至35%。 创造性的开展了康复医学治疗,建立了语言康复、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心理康复等专业组及偏瘫早期床上康复体操,使得脑血管病病人的致残率大大降低。
在学科建设上,他倾注全部心血。从2009年创建时的40张床位,到如今5个病区,180张床位、年出院1000余人次的市级临床重点专科;从最初的“孤军奋战”到带出40人的专业团队,其中6人获得研究生学历,成长为业务骨干。
科研攻关路上,他更是硕果累累。主持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脑梗死再生影响研究》获国际先进水平认定,相关成果使百余名患者神经功能显著改善;研发的“多靶点软管置入术”成功挽救多例脑疝患者;2023年结题的《高压氧早期干预脑梗死》项目,使血管性痴呆发生率大大下降。迄今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26篇,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5项。
四、扎根基层:让优质医疗惠及千家万户
深知基层医疗短板,他借力“医共体”,每月下乡义诊筛查脑血管病高危人群。前往乡镇医院进行授课、查房及指导。此外,他多次参加卫健局、医院组织的下乡进社区义诊,定期到医院与社区共建设立的比邻医馆坐诊。
—— 医者
大医精诚,止于至善。赵海滨常说:“医生最大的成就是患者眼里的光。”26年,他从青春年少走到了知天命之年,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基层医疗事业,用仁术与爱心书写着新时代医者的答卷。正如他奉为圭臬的格言“凡为医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这既是他的座右铭,更是他26年行医生涯的真实写照。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