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无亦有 行医苦也甜 ——记县医院急诊科主任张义勇
张义勇, 主治医师,急诊科主任。1999年毕业于滨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工作十几年来一直从事神经外科专业。2005年前往齐鲁医院神经外科进修学习。 2013年调任急诊科主任。
在县医院,提起张义勇的名字,没有人不为他精进审慎、果断坚毅的性格及强烈的事业心所折服。“做患者生命的守护神”是他十几年从医生涯一直秉承和坚持的信念。神经外科十几年工作的日夜交替中,他做过大大小小的开颅手术近千台,救治过的病人不计其数。
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多数病情危重,预后差,张主任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了“手术要尽早 术中要快 术后治疗更重要”的理念,因早一分钟手术病人预后就少一些后遗症,术中快一些,脑组织少暴露,术后脑肿胀就轻一些,预后就好一些,术后的治疗往往被外科大夫轻视,术后的治疗是成功的关键,神经外科病人昏迷时间长,并发症多,大多数病人都死于术后并发症,怎样预防是重点,张主任提出了一巴掌的工作:1按时翻身,预防褥疮2按时拍背,防止肺感染 3按摩腹部,促进胃肠蠕动,保证上下通畅4按时鼻饲,保证营养充足5活动四肢防止血栓形成。
为了减少颅内感染的机会,率先在硬膜外血肿及颅骨修补手术中不放引流管,大大减少了术后感染的机会。脑出血术后再出血是神经外科的难题,根据多年手术的经验,他认为是术中止血不彻底造成的,而十余年来他做的脑出血手术无一列再出血。
2014年,他为一名大面积头皮缺损病人成功实施皮瓣转移手术的事迹更是被广为报道。张先生,49岁,因头部大面积外伤后头痛、流血来县医院就诊,额顶部可见面积10x8cm的头皮挫裂伤,有6x6cm缺损,创面污染严重,颅骨外漏,被收入神经外科住院治疗。张主任接诊病人后发现其额顶部头皮缺损面积之大前所未有,立即协同神经外科主任于树人等人共同讨论最佳手术方案,最终决定为病人实施大面积皮瓣转移手术。因人的头皮活动度较小,必须把全部带发头皮于帽状腱膜下剥离,才能加大头皮的可移性,同时还要考虑皮瓣的供血情况,因病人创面污染严重,一旦供血差,抗感染能力下降,会加重皮瓣坏死,整个带发头皮将会保不住,后果不堪设想。考虑到种种可能后,张主任冒着风险果断上了手术台,因为病人时刻处于危险之中,生命,不能等待。几个小时的手术虽然很累,但是更增加了他对预后的信心。两周后,病人头皮恢复良好,无坏死及感染康复出院,出院之际,病人对张主任不胜感激。据悉,如此大面积头皮缺损的皮瓣转移手术在我县尚属首例。
2013年,他被委以重任,调任急诊科主任。急诊,是抢救生命最前沿的战线,这里,时间就是生命,责任重于泰山;这里,没有硝烟,却时刻准备着与死神搏斗。他率先在急诊科实现了气管插管、心肺复苏机等一系列抢救技术的联合应用,有效地实现了“急救绿色通道”的功能,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危重症抢救的时效与成功率。工作中他擅长协调与沟通,能妥善处理各种应急事件。在他带领下,急诊科多次出色完成了危重病人的抢救以及突发公共事件的紧急救援任务,真正打造了一支沉稳、规范、富有经验并且团结奋进的优秀急救队伍,得到广大患者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生活中,他对待同事谦逊有礼,对待下级医生呵护有加。他的年纪不算太大,但年轻同事们总喜欢叫他“张大爷”。护士也喜欢与他一起值班,觉得对当班的病人特别有“安全感”。手术室护士也很喜欢他,称赞他的“台风好”,开颅手术解剖思路特别清晰,手术做得很漂亮、利索,其它微创手术也做得很完美精细。他特别喜欢与年轻医师一起探讨临床手术思维和手术后的心得。
修身无亦有,行医苦也甜。多年的努力与坚持,他的职业生涯走出一串闪光的足迹。在国家级、省级医学期刊发表论文5篇。2013年获得济南市“急救先进个人”称号。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