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非哺乳期乳腺炎并不可怕 别让焦虑害了你

时间:2025-02-13    科室:普外三科     作者:崔媛媛     点击: 1577 次

非哺乳期乳腺炎是一种发生在女性非哺乳期的乳腺炎症性疾病,虽然不如哺乳期乳腺炎常见,但也给不少女性带来了困扰。

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可能与乳头内陷或畸形导致乳管堵塞、乳腺导管扩张症、自身免疫因素以及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非哺乳期乳腺炎主要有两种类型:导管周围乳腺炎和肉芽肿性乳腺炎。导管周围乳腺炎常伴有乳头凹陷,乳晕周围出现肿块、疼痛,有时还会有乳头溢液,病情发展可能形成脓肿,破溃后形成瘘管,经久不愈。肉芽肿性乳腺炎则表现为乳腺肿块,疼痛相对较轻,肿块质地较硬,边界不清,也可能出现脓肿和窦道。

诊断非哺乳期乳腺炎需要结合临床表现、乳腺超声、乳腺 X 线等检查,必要时还需进行病理活检以明确诊断并与乳腺癌等疾病相鉴别。

治疗方法因病情而异。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采用抗生素治疗,但效果往往有限。对于有脓肿形成的患者,需要进行穿刺抽脓或切开引流。在炎症控制后,可能还需要手术切除病变组织,以降低复发率。然而,手术时机的选择非常关键,过早手术可能导致炎症扩散,过晚手术则可能使乳腺组织破坏过多,影响乳房外观和功能。


非哺乳期乳腺炎病程较长,容易复发,患者需要保持耐心,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日常应注意保持乳头清洁,避免穿过紧的内衣,戒烟限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复发。若发现乳房有异常肿块、疼痛或乳头溢液等情况,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