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科普】儿童胃肠功能紊乱?
什么是儿童胃肠功能紊乱?
儿童胃肠功能紊乱,也被称为胃肠神经官能症 ,并非单一的器质性疾病,而是一组胃肠综合征的总称。它主要是由于儿童的胃肠动力、消化功能、肠道菌群以及神经调节等方面出现异常,进而导致的一系列胃肠道不适症状。在排除了胃肠道器质性病变(如胃炎、胃溃疡、肠道感染等)后,若孩子反复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就很可能是胃肠功能紊乱。
常见症状
腹痛、 腹胀、恶心呕吐、排便异常。
发病原因
饮食因素
(1)饮食不规律:孩子吃饭时间不固定,饥一顿饱一顿,或者暴饮暴食。
(2)食物种类不当:过多食用油腻、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或摄入大量不易消化的食物。
(3)过敏或不耐受:对牛奶、鸡蛋、海鲜等食物存在过敏或不耐受情况。
精神因素
(1)情绪压力:儿童在学习与生活中面临的压力。
(2)环境变化:突然更换生活环境,孩子对新环境不适应。
肠道菌群失调
孩子生病时使用大量抗生素,会破坏肠道内正常的菌群平衡。
治疗方法
1 饮食调整
(1)建立规律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餐,避免过饱或过饥。
(2)鼓励孩子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
(3) 减少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零食。
2 心理调节
(1)关注孩子情绪变化,营造温馨家庭氛围。
(2)建立良好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多参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
3 药物治疗
常见的益生菌制剂: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消化功能,缓解腹泻、腹胀等症状。
温馨提示
儿童胃肠功能紊乱虽然较为常见,但只要家长正确认识、积极预防和治疗,大多数孩子的症状都能得到有效改善。如果孩子的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更详细的检查和针对性治疗。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