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速看】别忽视!中暑后如何正确处理?
烈日下奔波忙碌,突然感到头晕目眩、恶心乏力?——这很可能是中暑的信号。此时,正确的处理方式能快速缓解症状、避免危险发生。究竟该如何科学应对中暑?答案就在下文。
快速脱离高温环境
立即转移
将患者迅速移至阴凉、通风处(如树荫下、空调房),避免继续暴晒。
解除束缚
松开领口、腰带、衣物,保持呼吸通畅,促进散热。
科学降温急救
1.物理降温
轻症(先兆/轻度中暑)
用湿毛巾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或用风扇加速散热。
冰敷:冰袋/冷毛巾包裹干毛巾后,放置额头、腋下,避免直接接触皮肤。
重症(热射病)
立即用冰水擦拭全身,或用湿床单包裹身体,同时扇风;
无冰水时,可用井水、自来水代替,快速降低体温是关键。
2.补充液体(仅限清醒者)
口服淡盐水或运动饮料,少量多次,避免猛灌引发呕吐。
禁忌:昏迷、呕吐者严禁喂水,以防窒息。
密切观察,不适及时就医
监测生命体征
每隔5-10分钟测量体温,观察意识、呼吸、脉搏。
及时送医:
- 轻度中暑:体温持续不降或症状加重,立即就医。
- 重度中暑(热射病):黄金抢救时间<2小时,降温同时拨打120,途中持续物理降温,告知医生中暑情形。
禁忌操作
01
禁止用酒精擦拭(儿童易吸收酒精中毒)。
02
避免掐人中、强行喂药,可能导致气道梗阻。
03
勿让患者直立或剧烈活动,防止脑部缺血晕厥。
特殊人群注意
儿童/孕妇
物理降温时避免过冷刺激,优先送医。
老人/慢性病患者
即使症状轻微,也建议就医观察,警惕出现并发症。
“温馨小贴士”
中暑处理分秒必争,脱离高温环境、科学降温、及时补水与观察,是应对中暑的关键。下次面对中暑情况,希望你能冷静处理,也别忘了将这些知识分享给家人朋友,共同筑牢夏季健康防线。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