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速速查看 | 食物中毒高发季,这份"保胃战"能救命
食物中毒高发季
当心“病从口入”
炎炎夏日,一口冰西瓜下肚半盘隔夜凉菜配绿豆粥,深夜的海鲜烧烤配冰啤酒…当心!你正站在食物中毒的悬崖边。
高温高湿的盛夏,细菌狂欢季悄然开启。数据显示,5-10月食物中毒事件占全年70%以上!从隔夜西瓜到凉拌菜,从海鲜烧烤到自制腌菜,潜伏的致病菌正伺机而动。别让“病从口入”毁了你的夏天!
开启“保胃战”模式
烹煮彻底:高温是细菌的终极克星
1. 肉类中心温度需达70°C以上(无血水、汁水变清)
2. 贝类煮至壳完全张开后,再煮5分钟
3. 溏心蛋风险高!建议吃全熟蛋
低温保鲜:冰箱不是万能保险箱!
1. 冷藏室≤4°C,冷冻室≤-18°C(温度计实测!)
2. 西瓜切开后:2小时内裹保鲜膜冷藏,24小时内吃完!切掉表面1cm再食用
3. 剩菜剩饭:出锅2小时内密封冷藏,吃前彻底加热(中心滚烫)!只加热1次!
4. 生熟分层存放:生肉海鲜放最下层,避免汁水滴落。
2 小时法则:危险温度带的生死时速
1. 4°C-60°C是细菌疯长的“危险区”!
2. 熟食/易腐食物室温放置勿超2小时(气温> 32°C时,勿超1小时!)
源头阻断:清洁是防病第一关
1. 处理生肉海鲜后,用肥皂彻底洗手+清洗砧板刀具(生熟分开!)
2. 果蔬流水搓洗30秒以上,叶菜逐片清洗
3. 拒绝购买:胀罐、异味、包装破损的罐头/预包装食品
紧急自救:中毒后必须做的5件事
若多人同食后出现呕吐、腹泻、腹痛、发热等相似症状:
1. 立即停食:怀疑食物封存样本(供检测)
2. 补充电解质:少量多次喝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防脱水休克
3. 谨慎催吐:意识清醒可饮温水后催吐;
抽搐/昏迷者禁止催吐!
4. 速送医!保留呕吐物/排泄物样本供检测
5. 警惕致命信号:视物模糊、呼吸困难、肢体麻木—立即拨打120!
特别注意
1. 呕吐时侧卧防窒息
2. 勿擅自服止泻药!可能阻碍毒素排出
高危人群:这些人的餐桌要加倍小心
1. 孕妇:李斯特菌可穿透胎盘!避免生冷、软奶酪、即食海鲜
2. 婴幼儿:免疫弱,杜绝生食、溏心蛋、蜂蜜(含肉毒杆菌孢子)
3. 老人及慢性病患者:脱水风险高,易诱发基础病恶化
4. 肿瘤患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致命风险倍增!
夏日的鲜活滋味,不该以健康为代价。每一口食物的安全防线,始于你指尖的警惕与选择——当细菌在暗处狂欢,科学认知便是最亮的灯照见餐桌上的危机四伏,也照亮安享美味的从容坦途。
小编在此提醒:
医学科普 仅供参考 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哦 !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