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痔疮科普丨“小痔”不治,亦可“大”忧
# 痔疮 #
作为一名医生,在门诊中每天都会遇到因痔疮而苦恼的患者。很多人一坐下就会不好意思地说:“医生,我这有个小毛病,痔疮,不碍事吧?” 的确,痔疮是一种极其常见的肛周疾病,素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说法。正因为其普遍,很多人便把它归为“小病”,要么置之不理,要么自行买药涂抹了事。
我想郑重地告诉大家:痔疮虽“小”,但若长期忽视、处理不当,它引出的“大”问题可能会严重影响您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首先,我们正确认识一下什么是“痔”
痔本质上是人体肛垫的正常组织,由血管、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当因为某些原因(如长期便秘、久坐久站、妊娠、辛辣饮食等)导致肛垫下移、血管丛充血肿大甚至脱出、出血时,就形成了我们常说的“痔病”,也就是痔疮。它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大部分的初期痔疮确实问题不大,主要表现为:
· 轻微出血:
便后手纸带血或滴血,颜色鲜红。
· 异物感或瘙痒:
肛门周围有不适感。
· 轻微脱出:
便后有物脱出,但可自行回纳。
在这个阶段,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如增加纤维摄入、多喝水、避免久坐、规律运动)和药物治疗(如药膏、栓剂),症状通常可以得到有效缓解和控制。
然而,当“小痔”穿上“大”问题的外衣
如果对反复出现的症状掉以轻心,痔疮可能会逐渐升级,引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
1. 严重贫血
这是最常见且容易被忽略的“大问题”。长期、慢性的便血,虽然每次量不大,但日积月累,铁质流失,会导致缺铁性贫血。患者会出现头晕、乏力、心慌、面色苍白、免疫力下降等症状,严重时甚至需要输血治疗。
2. 嵌顿与坏死
内痔痔核脱出后,如果不能及时回纳,肛门括约肌会将其“卡死”在外,导致血液循环受阻,形成“嵌顿痔”。此时患者会感到剧痛,肛门水肿,痔核进一步肿大,最终可能因缺血而糜烂、坏死。
3. 血栓形成与剧烈疼痛
主要见于外痔。血管破裂后血液淤积在皮下,形成硬结,称为“血栓性外痔”。它会引发刀割样的剧烈疼痛,坐立难安,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4. 感染与脓毒症
破损的痔疮黏膜或皮肤是细菌入侵的绝佳通道。一旦发生感染,可引起肛周脓肿,甚至扩散导致全身性感染(脓毒症),这是危及生命的重症。
5. 掩盖更危险的疾病
这是最需要警惕的一点!便血并非痔疮的专利。直肠癌、结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等严重肠道疾病的首要症状也是便血。
来自医生的几点建议 ↓
端正态度,不必羞耻 :痔疮是常见病,看医生是正常且正确的选择。
及早就医,规范诊疗:一旦出现便血、脱出、疼痛等症状,应首先寻求肛肠科医生的帮助,明确诊断,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重视“警报”,尤其是便血: 永远不要自行假定便血就是痔疮。让医生来做这个判断,特别是40岁以上、有肠癌家族史的患者,一次肠镜检查非常必要。
生活预防是根本: 最好的治疗是预防。多吃蔬果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柔软;避免久坐久站,定时活动;戒酒戒辣;养成良好排便习惯。
总结而言,痔疮本身或许常见且初始阶段危害不大,但它绝不是一个可以永远被忽视的“小毛病”。它像是身体拉响的一个警报器,提醒您的生活方式需要调整,更提醒您需要关注肛肠健康。善待身体发出的每一个信号,及时干预,才能防止“小痔”酿成“大患”,济阳区人民医院普外二科肛肠组全体医护为有“痔”之士守护肛肠健康!
门诊就诊:
济阳区人民医院门诊楼三楼 普外二科诊室
病房就诊:
济阳区人民医院外科楼三楼 普外二科病房
健康咨询:
81172623;81172625
小编在此提醒:
医学科普 仅供参考 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哦 !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