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秋季过敏性鼻炎高发?这些误区要避开!

时间:2025-09-13    科室:耳鼻喉科     作者:     点击: 225 次

入秋后,气温转凉、花粉飘飞、尘螨活跃,过敏性鼻炎也进入高发期。不少人一到这个季节就被鼻塞、流涕、打喷嚏、鼻痒等症状困扰,却因对疾病存在认知偏差,要么盲目“硬扛”,要么跟风尝试不当缓解方法,反而加重不适。以下这些关于秋季过敏性鼻炎的常见误区,你是否也中招了?

误区一:

症状像感冒,按感冒吃药就行


许多人将秋季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与普通感冒混淆,习惯性地吃感冒药来缓解。然而,这种做法不仅无效,还可能延误治疗时机。

解答:秋季过敏性鼻炎和感冒虽有相似症状,但本质不同。误把过敏性鼻炎当感冒,吃含解热镇痛成分的感冒药,无法对抗过敏,还可能因药物副作用(如嗜睡、口干)影响生活,长期滥用药物还可能加重鼻腔黏膜损伤,增加慢性鼻炎风险。过敏性鼻炎症状通常持续数周甚至数月,打喷嚏多为“阵发性”(一次打十几个),鼻涕清稀如清水,常伴鼻痒、眼睛痒;感冒症状一般持续7-10天,打喷嚏次数少,鼻涕会从清稀逐渐变黏稠,可能伴发热、咽痛、咳嗽等全身症状。

误区二:

过敏只影响鼻子,避开过敏原就没事



有些患者觉得,秋季过敏性鼻炎只是鼻子不舒服,只要少出门、避开花粉,症状就能自行缓解,没必要特意调理。但实际上,这是低估了过敏性鼻炎的危害。

解答:过敏性鼻炎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若长期未及时有效治疗,患者还可能出现哮喘、鼻窦炎、鼻息肉、结膜炎、分泌性中耳炎、过敏性咽喉炎、睡眠呼吸紊乱综合症等并发症,严重时危及生命!因此,对付秋季过敏性鼻炎,不能只靠“躲过敏原”,还需结合科学防护和合理调理,减轻鼻腔黏膜的过敏状态,降低并发症风险。


误区三:

症状消失就可以停药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需要一定疗程,症状消失不代表疾病完全好了。自行停药,容易导致病情复发,甚至加重。

解答:过敏性鼻炎是慢性炎症性疾病,治疗目标是控制症状、减少复发。症状缓解只是炎症暂时得到控制,鼻腔内炎症可能仍存在。症状消失后立即停药,炎症可能迅速反弹,症状再次出现,甚至更严重。频繁复发会使鼻腔黏膜更敏感,增加治疗难度。遵循医生建议,完成整个疗程,是确保病情彻底控制的关键。


秋季过敏防护建议

花粉高峰时段少出门,出门戴N95口罩和防护眼镜,回家后洗脸、用生理盐水洗鼻;室内勤通风,定期用55℃热水清洗床单被罩,避免宠物和毛绒玩具。症状轻时生理盐水洗鼻,重时按医嘱用药。注意保暖、规律作息、适度运动,避开花粉高环境。

秋季过敏性鼻炎虽常见,但只要避开认知误区,做好科学防护和调理,就能有效减轻症状,安稳度过秋天。如果症状持续加重(如鼻塞影响睡眠、出现胸闷气短),一定要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门诊地址:

济阳区人民医院门诊二楼耳鼻喉科

预约电话:

0531-81172672  

186 1555 0701


小编在此提醒:

医学科普 仅供参考  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哦 !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