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产后恶露” 身体恢复的重要信号

时间:2025-10-22    科室:产房     作者:张杉杉     点击: 13 次


产后妈妈们在迎接新生命的同时,身体也在经历着重要的恢复过程,其中“产后恶露”就是一个关键的“健康指示灯”。


什么是产后恶露?

产后恶露是指女性分娩后,子宫蜕膜脱落,混合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的物质。这是身体在分娩后的正常生理现象,也是子宫恢复到孕前状态的必经过程。


产后恶露的三个阶段

01. 血性恶露

一般出现在产后1 - 3天。颜色鲜红,量较多,和月经量相近甚至稍多,有时还会有小血块。这一阶段主要是排出大量血液、坏死蜕膜组织等。

02. 浆液性恶露

产后4 - 14天左右,恶露颜色会逐渐转淡,变为淡红色或褐色,质地变得较为稀薄。此时,恶露中血液成分减少,浆液增加,还含有宫颈黏液、坏死蜕膜等。

03. 白色恶露

产后14天之后,恶露颜色进一步变白,质地黏稠,有时还略带黄色。这一阶段恶露中主要是白细胞、表皮细胞及细菌等,标志着子宫恢复进入最后阶段 。


正常恶露与异常情况判断

正常情况下,产后恶露持续时间大约为4 - 6周,总量在250 - 500毫升。不过,由于每位妈妈的身体状况不同,恶露的具体时间和量会存在个体差异。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就要及时就医:

• 血性恶露持续时间超过1周,且量明显增多,或突然大量出血。

• 恶露伴有明显的恶臭味,这可能提示有感染发生。

• 出现发热、腹痛等不适症状。


产后恶露期护理要点


01. 保持私处清洁


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勤换卫生用品,避免滋生细菌。


02. 适当活动


产后不要一直卧床,适当走动能促进恶露排出,但要避免过度劳累。


03. 观察恶露情况


每天留意恶露的量、颜色和气味,发现异常及时和医生沟通。


04. 注意休息与营养


保证充足睡眠,饮食上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帮助身体恢复。

了解产后恶露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妈妈们更好地关注自身健康,希望每位产后妈妈都能顺利度过这一阶段哦!


小编在此提醒:

医学科普 仅供参考  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哦 !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