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竞速!济阳区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成功完成高难度胸主动脉夹层手术
近日,济阳区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在多学科协作下通过急诊微创手术成功救治一名危重胸主动脉夹层患者,该项高难度心脏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在急危重症心脏大血管患者救治能力方面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3月9日,56岁的患者韩先生在劳作中突发剧烈胸痛,经急诊绿色通道迅速入院。急诊医生初步判断为胸主动脉夹层,随即通过CT血管造影(CTA)确诊为“胸主动脉夹层(Stanford B型)”(见图片一和二)。主动脉夹层被称为“血管上的定时炸弹”,该患者的夹层范围广泛,随时可能因主动脉破裂导致致命后果。

图片一 主动脉夹层CT影像一

图片二 主动脉夹层CT影像二
考虑到患者病情危急,心胸外科团队立即进行手术干预。手术方案确定为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腔内隔绝术。医院迅速启动“急救优先”机制:手麻科团队迅速完成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及循环监测;心胸外科团队在30分钟内完成术前造影评估,并成功实施腔内修复术,精准释放支架隔绝撕裂血管。
术后,患者转入ICU监护,生命体征稳定后转入心胸外科病房。目前,患者恢复良好,术后第5天CT复查显示支架位置理想(见图片三),韩先生已可自主下床活动。“没想到这么重的病,一个小伤口就治好了!”为表达感激之情,韩先生全家特制锦旗赠送给医护人员。

图片三 术后复查影像
主动脉夹层:凶险的“血管炸弹”
据心胸外科主任任军介绍,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又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极为凶险的心血管急症。当动脉壁内膜出现破口,血液通过破口进入动脉壁形成血肿,并进一步剥离主动脉的内膜和中膜,便会形成主动脉夹层。该病病情凶险,死亡率极高。以往,济阳区对该病的救治能力有限,患者需转诊至上级医院。然而,近年来,济阳区人民医院心胸外科通过引进血管介入技术,并强化心内科、麻醉与重症团队的协作,已成功实现此类疾病的本地化救治,显著缩短了救治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腔内隔绝术通过血管内操作即可完成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等显著优势,已成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首选治疗方案。此次手术的成功,得益于医院胸痛中心的多学科联动机制、成熟的介入技术团队以及先进的复合手术室硬件支持。
主动脉夹层常表现为突发撕裂样胸背痛,高血压患者为高危人群。若出现相关症状,请立即拨打120就医。济阳区人民医院胸痛中心24小时待命,为您的生命保驾护航。
心胸外科咨询电话: 81172638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