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节 粽飘香 悬艾草 赛龙舟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在这几天,人们会在门口挂上菖蒲、蒿草、艾叶驱邪,喝雄黄酒、五加酒,吃粽子,挂香囊。这些古老习俗蕴含着哪些养生奥秘?我们为您揭开谜底粽子怎么吃最健康?
端午节怎么吃粽子不发胖?
选择低糖低油的粽子
想要不发胖的就选低糖低油的。这种粽子不仅健康,还避免过高的摄入量使人们肥胖。纯糯米的粽子最适合。不过,自己亲手包的比市场卖的更营养健康。
控制吃粽子注意数量
端午节吃粽子一定要注意数量,不要吃太多。无论为了身体,还是健康,每天吃粽子数量应该控制三个以内。
避免晚上吃粽子
消化一个粽子的糯米量,需要很长时间,甚至要几个小时。消化粽子也会刺激更多的胃酸分泌,对胃的伤害是很大的。到9点后,人体脂肪是快速快速囤积时期。人们吃进去的食物不能完全消化,而对难消化的粽子来说,晚上时避免吃粽子。
粽子食用有讲究
并非人人适宜吃粽子
心血管病患者 粽子的品种繁多,其中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属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老人和儿童 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老人和儿童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产生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胃、肠道病患者 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
糖尿病患者 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吃时通常还要加糖拌,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现昏迷、中毒。
端午节习俗暗藏中医养生精髓
艾草是为抵抗疾病而挂
艾草具有特殊气味,驱虫的效果很好,能净化空气、有芳香通窍的作用。中医常以艾叶或艾条来做针灸或草熏,可通畅全身的气血,提升免疫力,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此外,用干的艾草泡手泡脚,可以去湿驱寒。
赛龙舟是为了气血通畅
划龙舟能使全身气血畅通,可增益心肺功能,调理脾胃代谢,忧郁情绪也随之化开。运动时还可以分散注意力、忘掉不快,这些“快乐因子”让身体更健康!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