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中医治疗打嗝有奇效

时间:2023-06-09    科室:     作者:     点击: 2790 次
图片


打嗝是膈肌痉挛引起的一种反射,表现为不停打呃逆,还会发出一些声音。膈肌痉挛有很多原因,有的是属于功能性呃逆,比如在吃饭的时候没吃好,会刺激膈肌的反射,产生打嗝。有的人吃完饭以后也会出现打嗝,或者没吃饭,也会出现打嗝,都属于功能性改变。另外,还有病理性改变,贲门口疾病,可能引起刺激,甚至胃底贲门的占位,即肿瘤,也可以引起膈肌痉挛,出现打嗝。偶尔一次的打嗝不用害怕,可能会很快缓解。但如果持续存在,要注意区分到底是病理性或是功能性。

引起呃逆常见于以下疾病:上消化道疾病(胃食管反流病)、中枢系统疾病(脑梗死)、全身疾病(低钾、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心理因素等)、局部疾病(腔肿瘤、肠梗阻等)。

图片

打嗝从中医上讲,病在气分,气机逆乱,上冲于膈,发为呃逆。

我院中医科通过普通针刺、中药口服、穴位按摩等治疗打嗝效果显著。



普通针刺选穴:攒竹穴、天突穴、内关穴、中魁穴、中脘穴、气海穴、足三里等。

图片

攒竹穴:在面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取穴时应要求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可用于治疗膈肌痉挛、眉棱骨痛、目赤肿痛等。

图片

天突穴:天突穴为任脉、阴维任脉交会穴,仰靠坐位取穴,位于颈部,胸骨上窝中央前正中线上。

图片

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治疗呃逆、胃痛、呕吐等胃部疾病;心痛、胸闷等心胸疾病;失眠、癫痫等神志病。

图片

中魁穴:手背中指近心端关节横纹中点。中魁为经外奇穴,临床用于治疗呃逆效果颇佳。

图片

中脘穴: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治疗呃逆、胃痛、腹胀、吞酸、泄泻等脾胃疾病;癫狂、失眠等神志病;子宫脱垂、荨麻疹、食物中毒。

图片


气海穴: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治疗:腹痛、泄泻、便秘等。

足三里:犊鼻下3寸,胫骨前缘1横指。治疗噎嗝、胃痛、呕吐等胃肠疾病。


中药辨证论治,可选用半夏泻心汤、半夏厚朴汤、柴胡疏肝散、丁香柿蒂散等。


图片

穴位按摩:围绕肚脐顺时针按摩,每次按摩200次左右,每日3-5次,可酌情添加按摩次数。

科室简介

济阳区人民医院中医科一直坚持“突出特色,发挥优势,以专科专病建设为重点,以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为目标”的发展思路,确立优势病种,制定中医药对内分泌、消化、呼吸、风湿免疫、脑血管系统疾病等的辨证论治的专方专药、综合治疗。

      主要治疗糖尿病并发症,面瘫,颈肩腰腿痛,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中风稳定期患者及中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开展多项中医适宜技术,艾灸,脐疗,拔罐,穴位注射,穴位贴敷,普通针刺,电针疗法,中医辨证施治等。

      开展中医治未病项目,进行体质辨识,根据人群体质特点、健康状况和季节特点,提供个性化的中医医疗、膳食、起居、运动、心理等养生保健处方,在养生保健中突出中医药“治未病”的特色优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特定人群的宣传教育和指导,将疾病预防的关口前移。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