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神经外科的道路上一路前行 ——记县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于树人
近日,县医院神经外科屡传喜讯,小脑蚓部肿瘤切除术、小脑梗塞手术、后颅窝脑干部位手术等接连几部高难度手术相继成功,手术的主刀者就是县医院神经外科的主任于树人。
于树人,副主任医师,济南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学会委员。1988年毕业后一直从事外科临床工作。1996年,前往齐鲁医院进修神经外科专业,同年,县医院成立神经外科。
进修归来后,他如鱼得水,一头扑进了神经外科的世界里。率先开展了脑内血肿清除术挽救了大量的脑出血病人;开展了脑瘤切除术等新项目、新技术,开创了县医院神经外科手术的先河。对于颅脑外伤、三叉神经痛等疾病更是手到擒来。2004年,他因技术卓越,医术超群,被任命为神经外科主任。
2013年,他率领团队开展了脑室内肿瘤的切除术,手术相对复杂,难度高,风险大,可无一手术失败,无一手术并发症发生。
于主任一直在开展新技术、挑战高难度手术的道路上一路前行,道路也许曲折,过程也许艰辛,结果却是无数病人生的希望。2014年4月24日,是患者马女士出院的日子,这样的日子,对她来说无异于新生。住院近20天,县医院给了她第二次生命。
4月5日,患者马女士前往县医院就诊,7天前,病人突然出现头痛、右侧口角歪斜,恶心等症状。门诊医生为患者磁共振检查后以“脑占位性病变”收住神经外科治疗。患者入院后,神经外科于树人主任接诊病人,发现病人脑部的肿瘤比较大,并且整个瘤子生长在鞍上到枕骨大孔的斜坡区,紧邻脑干。斜坡区手术是神经外科难度最高的手术,在90年代之前是神经外科手术的禁区。另外,这种手术并发症高,术后脑膜炎的并发率高达30%,并且极易损伤动眼神经。因此,手术因其难度大,风险高,被很多神经外科医生视为禁区。
所谓勇者,总是勇于攀登高峰,会当凌绝顶的风景也只有勇者才能看见。高难度的手术并没有吓退于主任,他为患者做了详尽的术前检查,又带领整个团队,展开讨论,从手术切口的设计到如何显露肿瘤,显露过程中可能损伤那些神经及血管,如何去保护它们,经过反复讨论,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手术方案。4月9日上午8点,患者被推进了手术室,五个小时的手术,每一秒的疏忽,每一分的差错都有可能导致手术的失败,众人几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所有的精力,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无影灯下患者的身上。手术中可见肿瘤位于斜坡后、右侧三叉神经内侧,完全符合术前诊断。胸有成竹,手术过程自然非常顺利,肿瘤被全部切除,患者平安返回病房。此时的于主任才稍稍长舒了一口气,疲惫也才有机可乘的袭来。
术后,患者一切正常,症状明显好转,右侧面瘫也逐渐缓解,没有任何并发症发生。4月24日,患者康复出院。一个月后的复诊,患者一切正常,面瘫也已恢复正常。这一标杆性手术,不仅标志着县医院神经外科水平提高了一个新的台阶,更是填补了我县此项手术领域的技术空白。
于主任是个喜欢钻研的人,面对疑难杂症,他总是从细微处下手,从细节考虑,思虑周全,考虑周到,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
济阳镇五十多岁的陈女士,因浑身疼痛2年前来县医院就诊。此前,她遍访名医,却效果甚微。来医院就诊时,她行动艰难,却不敢让人搀扶,因为碰到哪儿,那儿就疼痛难忍,两年来身高矮了十公分,病人非常痛苦。于主任接诊时,病人满脸恐惧,不敢让于主任查体。病人的化验结果出来以后,于主任发现病人的尿检呈碱性,电解质钙低磷高,是酸中毒的症状。随后,于主任又为病人做了肾脏B超、肾穿刺活检等检查,发现病人肾萎缩,功能却没有衰竭。综合检查结果,于主任诊断病人为“肾水管性酸中毒”。原来,病人的肾小管吸收碱功能降低,骨头溶解而引起的疼痛。病人为求医,家里经济状况已是捉襟见肘,查出病因,困挠两年的痛苦终于有希望解除,可病人又担心医疗费用不是自己所能承担,所以又忧心忡忡。于主任知道情况后,安慰病人不要担心,虽是病情严重,一瓶价格低廉的苏打片却足以为病人解除病痛。病人将信将疑的出院了,五个月后的复诊,病人自己走着来到医院,一身的病痛早已无影。再见于主任,病人的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有人说:“一个高明的外科医生应有一双鹰的眼睛,一颗狮子的心和一双女人的手。”胆大心细的于主任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在成功的路上将会越走越远。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