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介入的舞台上舞出人生精彩的华章-记县医院影像科副主任王长军
王长军,主治医师,县医院影像科副主任并主持科室工作,济南市放射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学会综合介入医师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影像研究会影像技术分会委员。1996年毕业于泰山医学院医学影像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临床影像工作。
有人说:“影像是临床医生的第三只眼睛”。一个个病人,一张张片子,一份份报告,是医生临床诊断的依据,也是病人康复的期望。影像科的医生每天每夜忙碌在一台台冰冷的机器前,抚慰着病人的恐惧,承担着透视疾病的重担。他们有一双双透视疾病的双眼,却没有一声赞誉;他们发现一个个病魔,却没有一个掌声。但是,王主任却深深爱着自己这份默默无闻的工作,一干就是近20年。职业的敏感让他敏锐地捕捉到医学发展的新方向——微创介入术。2003年,他前往山东省影像研究所进修CT诊断和介入诊疗。一年的进修,为他的理想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也让他在后来的日子里可以尽情地在介入治疗的舞台上翩然而舞,舞出人生最精彩的华章。
2004年,县医院成立介入室,王主任担任介入室主任,此后,他先后在我县率先开展了20余项介入诊疗新技术,填补了我县及周边地区多项介入诊疗的空白,更是为县医院介入医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首先和心内科合作开展了冠状动脉造影术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为广大的心脏病患者带来新生的希望,挽救了大量心脏病患者生命的同时也让更多的患者享受到了足不出县便能治疗的便利。如今,冠状动脉造影术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在我县已成规模,年手术病人约300余人次。
随着肿瘤病人就诊的增多,同年,王主任在我县率先开展了肿瘤介入治疗术,如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术、胃左动脉栓塞化疗术、食管粒子支架植入术等介入治疗新技术,十年来,治疗病人1500余例。据悉,动脉栓塞化疗术是对肿瘤晚期错过手术期的病人最佳的治疗方法,通过导管技术可使化疗药物直接注入肝癌组织,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可达到常规静脉化疗药物浓度的100—400倍,且对癌细胞进行杀伤的同时对正常细胞的损伤降低到最小。同时,栓塞肿瘤血管是肿瘤失去能量来源,从而达到“饿死肿瘤”的治疗效果。肿瘤介入术的开展不但让肿瘤病人的存活率大大提高,更是改善了他们的生存质量,得到了病人和家属一致的赞扬。
垛石镇的周女士多年前在省肿瘤医院确诊为肝癌晚期,因错过了手术时机,于是在省肿瘤医院行介入治疗一次,疗效欠佳。随后病人来县医院就诊,入院时病人恶病质非常明显,身体骨瘦如柴,已不能起床,生活亦不能自理。王主任会诊后决定为病人实施肝动脉栓塞化疗术,这是病人维系生命的唯一治疗方法。手术当日,病人被家人抬着进入了介入室,对别人来说有相当难度的介入手术,王主任却游刃有余,短短两个小时的时间,病人便安全返回病房。几天后病人好转出院,一个月后来做第二次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时,王主任几乎已经不敢认面前的病人,病人不但行动自如,体重更是增长了20多斤。一个疗程的介入术做下来,病人身体恢复良好,直到去年她的儿媳妇来县医院待产,她的身体还一切如常,见到王主任,她千恩万谢的说是王主任给了她这几年的生命。
还有济阳镇的徐先生,2011年在传染病医院确诊为肝癌晚期,做了一次射频消融术后,效果欠佳。他万念俱灰,觉得死神离自己只有一步之遥。在家人的劝说下,他抱着一丝希望来到县医院找到王主任,王主任为他检查后决定为其实施肝动脉栓塞化疗术。一次介入术后,他忽然觉得自己又看到了生命的曙光。一个疗程的介入治疗后,病人怀揣着对未来生活的期冀出院。2014年10月份,病人来医院复诊再次行介入治疗,他说自己这几年的生命是王主任从死神那儿夺回来的。据不完全统计,经过王主任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治疗的肝癌患者有效率达到99%以上,手术成功率达到100%,创造了肝癌治疗的奇迹。
同年开展的肿瘤介入治疗术中大放异彩的还有食管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对于因食管癌晚期引起的吞咽困难有缓解和治疗作用的新技术。2005年惠民县的一个老大爷给王主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大爷因患食道癌晚期,错过了手术时机的他辗转各地,到处求医,以缓解食道癌晚期越来越严重的吞咽困难。在经过惠民县医院、商河县医院治疗无果后,他来到济阳县医院寻求良医。入院时,他已是食不下咽,饮水困难,长期的营养不济,他走路都需要家人搀扶,家人和他自己都以为他已经走到生命的尽头。王主任却没有放弃他,只要病人还有一丝生的希望,作为一个医者都不能放弃。他为病人实施了食管支架置入术,支架置入后病人要喝下造影剂看食管是否恢复通畅,病人顺利喝下一杯造影剂后,感受到了许久没有的吞咽通畅的感觉,下来手术台的病人当即给王主任跪下了。王主任搀扶起病人,心里有着莫名的沉重,老大爷的这一跪让他再一次感受到了自己身为一个医者肩上的重担。
医学的道路,永远没有终点,求知的人,也勇往直前。2009年,王主任率先开展了高压注射器灌注增强CT扫描技术,提升了我县医学影像诊断综合能力,提高了病人的疾病诊断精确率,更为临床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成为名副其实的火眼金睛,也让当地的百姓免去了去外地做检查的奔波,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013年,王主任开展了下肢动脉造影术及支架置入术,对于髂总、髂内动脉、股动脉、股浅动脉及腘动脉的短段狭窄(狭窄>50%)或存在下肢缺血症状的病人带来了治愈的希望之光。2013年12月份,济阳某机关的徐先生因多年的糖尿病引起下肢动脉狭窄,大脚趾已出现坏死,病人一年四季睡觉需要穿着袜子,而缺血性坏死引起的疼痛更是让病人辗转难眠,痛苦不堪。慕名来到县医院的病人抓着王主任的手好像抓住了救命的稻草般求医若渴。王主任先为病人做了下肢动脉造影术后根据病人动脉狭窄的位置为病人实施了下肢动脉支架植入术,植入了2个支架。手术第二天,王主任去病房查房,病人的疼痛消失,穿了十几年的袜子也终于摆脱了,病人看着王主任,感激之余笑得犹如新生。
积极开展新技术之余,王主任不忘科研,曾在《中外健康文摘》、《当代医学》等医学期刊杂志发表多篇论文,其中《脑出血神经再生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获得2013年度山东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多年来,王主任更是多次被评为“济阳县优秀党员”“济阳县卫生系统工作先进个人”“医院十佳管理者”“医院技术创新能手”“医院先进工作者”等等荣誉称号。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