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为肾病患者透出生命的色彩-记县医院泌尿内科主任高继亮
高继亮,副主任医师,县医院泌尿内科主任,济南医学会全科医学会会员。1993年毕业于潍坊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二十多年来,在内科的领域里,他挥洒着辛勤的汗水,也收获着一个个病人转危为安的喜悦;他奉献着青春年华,也把累累硕果沉淀在人生岁月里。
2002年,是他从医生涯的转折点,从此,他与肾病患者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肾病患者最为信赖的朋友。这一年,他前往济南军区总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进修,专修血液透析技术。2003年1月,县医院引进两台世界上最先进的瑞典产血液透析机,率先在全县组建血液透析室。高主任勇担重责,从两台机器,一个病人,发展到如今拥有16台国际先进的透析机,70余名病人,年透析8000余人次的规模,其间的困难重重、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绝不是语言和文字所能描述。
初建血液透析室之时,他还身兼心内科工作,为了兼顾两边的工作,他的时间没有日夜,他的生活没有节假,他的世界只有病人和工作,从清晨到深夜,从黄昏到清晨,在病房里他送走一个个日落;病人床前,他迎来一个个日出;甚至很多次连续36个小时不回家,与家人、孩子在一起吃饭的次数更是屈指可数。他的付出,他的奉献换来一个又一个病人生命的延续和家庭的维系。并且彻底结束了本县尿毒症病人只能到外地透析的历史,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姜集乡的村民李先生2006年不幸罹患尿毒症,他是一家人的支柱,是家庭主要的生活来源,他和家人都不能想象如果这个家庭没有他,还将如何维系?他来县医院找到高主任就诊,高主任耐心为他讲解了透析治疗的详细情况,并告诉他通过血液透析治疗很多病人可以长期存活。李先生忐忑不安的开始了他的透析之路,一走就是八年,八年来,他的身体状况良好,各项指标也基本正常,生意更是红红火火。他动情地说,高主任不只是他的救命恩人,也是他们全家的救命恩人。
2010年,血液透析室在高主任的带领下召开了第一届肾友联谊会,会上,济阳一中退休的董先生很是感慨,他在高主任的治疗下已经透析了7年,身体依然健康,也能像正常人一样享受着退休后的晚年生活。他说当年被诊断为尿毒症时觉得人生走到了尽头,没想到县医院的透析室,透析室的高主任从死神的手里又为他夺回了这么多年珍贵的生命和幸福的生活。
血液透析治疗为尿毒症患者挽留生命的时光,而血液灌流则是各种中毒患者起死回生的妙方。十几年来,血液透析室成功抢救各种中毒患者20余例,很多重度中毒患者在高主任的治疗下起死回生。其中,成功治愈一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病例,更是创造了医学的奇迹。据文献记载,服百草枯10ml以上病人死亡率近100%,而且大都是在服药24小时内死亡。姜集乡的何女士口服百草枯近20ml,入院时神志昏迷不清,口吐白沫,生命危在旦夕。在全县尚无成功抢救的先例下,高主任果断为病人植入双腔静脉导管,建立灌流通道,随即开始血液灌流治疗。从晚上8点至第二天凌晨2点连续灌流6小时,病情得到了初步的控制。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他持续为病人做血液灌流治疗。他守在病人床前,密切观察病人病情细微的变化,以便随时调整治疗方案。6天后,病人转危为安,治愈出院。其家属激动地难以言表。随后两个月,他一直随访病人,观察病人的健康变化,病人恢复良好,健康如昔,没有留下一点并发症。
工作中,他善于学习,善于研究,善于总结,在很多中毒病人起死回生的血液灌流治疗中,他总结了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治疗过程,规范了洗胃液的选择,洗胃的时间及洗胃液的量。还总结出解毒药和复能剂应用“虎头蛇尾”的原则,以防止解毒药及复能剂过量应用引起的药物中毒的发生。
发展医院血液透析技术的同时,他还兼顾着心内科的发展。2005年,县医院心内科开展了冠脉介入术。他积极参与到介入术的发展中,与心内科李永平主任、谈金强副主任共同见证了县医院冠脉介入术的发展壮大。2007年,某机关退休的许先生,因心绞痛住院,来院时病人胸闷、憋喘,平日里不能进行体力劳动。高主任和谈主任详细检查病人后为其实施了冠脉介入术。术后病人恢复良好,一般的体力劳动都能胜任,每次来院复诊,许先生都会找高主任聊聊近况。
上学时喜欢钻研的高主任成绩优异,工作后,他依然不忘学习,他常说:“学习是让人不断进步的阶梯。”平日繁忙的工作之余,他查阅血液净化及呼吸心内的各类文献资料和报刊杂志,不断更新知识,充实自己,并把最先进的治疗理念贯彻应用到临床工作中,使自己技术提高,使病人受益。其中,包括《口服倍他乐克治疗急性心肌梗塞129例疗效观察》、《急性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126例治疗体会》等5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医刊发表。2003年,他被授予“济南市青年技术创新能手”荣誉称号;2007年荣获“济阳县十佳大夫”。
2013年底,县医院内科楼搬迁启用,血液透析室搬迁至内科楼一楼,高主任被任命为泌尿内科主任,一肩担负起医院泌尿内科和血液透析室的重任。心有远方,脚下的路也必将走得更远!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